close
鹿林彗星
鹿林彗星!這是她最接近地球時的倩影,台北天文館公布於網站上。在我心目中,這顆彗星背後的故事遠比彗星本身來得精彩。前幾天遇到校長,他頗有興緻地聊起鹿林彗星,問台北的觀測條件。最近台北天氣差,大概沒什麼機會了吧,不過就算是天氣沒問題,老實說,要看到和照片中一樣的畫面恐怕也不太容易。比起彗核和彗髮,彗尾很暗,用肉眼得好好訓練一下才看得到一些;如果以為拿一般用途的望遠鏡可以看個清楚,那鐵定要失望,因為一般望遠鏡口徑小,只顧放大影像,亮度卻變暗,就更看不到彗尾了! 一定要用口徑大的天文望遠鏡才有辦法。再說就算看到了,也不會感覺到和照片中一樣的色彩繽紛,畢竟相機可以調節光圈及快門補捉光線的細節,人眼卻是即時成像。

無論好不好看,鹿林彗星的背後有個故事卻令人神往。最初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在網路上找到中國大陸高中生葉泉志的個人網站「晴天鐘」,發現葉泉志收取全世界公開氣象資料庫的資訊,自己寫程式預測夜間天氣,於是請葉泉志協助提供台灣地區夜間天氣預報資訊,雙方建立合作關係。葉泉志根據其他天文台的觀測資料已發現許多小行星,但可惜的是命名權屬於天文台,於是他於2006年提出「鹿林巡天計畫」,由他規畫每晚觀測區域,交由鹿林天文台利用40公分望遠鏡觀測,並將資料傳回,他再從中分析比對,發現的小行星命名權由雙方分享。這個合作計畫陸續發現了許多小行星,平均每月15顆,並於2007年7月11日發現新彗星 C/2007 N3,命名為「鹿林」,成為第一顆在台灣本土觀測命名,並經兩岸合作發現的彗星。

逛逛鹿林巡天(LUSS)官網

這顆長週期彗星被發現的時候,位在木星和土星之間,距離地球約5.5天文單位 (AU),星等只有19等,還沒長出彗尾。如果鹿林巡天計畫沒有先發現,隨著彗星距地球愈來愈近,遲早也會被其他人發現,所以發現彗星的秘訣就在「搶先」,而要搶先,就需要棄而不捨的尋找。「巡天」就是對著一塊一塊的星空,持續一遍又一遍的觀測和比對,全都是相當磨人的功夫!現在的葉泉志已進入廣州中山大學,年紀輕輕的他,成就實在令人敬佩。

想想這個故事:一個熱愛天文觀測的中學生,自行想辦法預報各天文台的天氣條件,然後從別人的眾多天文影像中比對出人家自己都沒發現的小行星,接下來更進一步向海峽另一岸提出巡天計畫,成功主持這個計畫,獲致眾多成就;另一邊,一個國家級天文台,看重人才超越年齡、地域和國家的界限,將中型望遠鏡的使用時間提供出來,成就別人也成就自己。怎麼看都是一段佳話。

在我的課堂上,不時也會出現一雙雙發亮的眼睛。我親愛的孩子們:人因夢想而偉大,可是你們可曾想過,偉大的夢想未必是成就在遙遠的未來?在我這個老人眼中,你們擁有的青春正是最大的本錢,在其實並不一定合理的課業壓力和眾人期待之外,你們可曾真正估量過自己現在的可能性?大多數的人終其一生都將走平凡的道路,我自己也是,可有人願意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來?如果你有這個條件,我但願你不要埋沒在滾滾紅塵之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stroDuck 的頭像
    AstroDuck

    星空小鴨

    Astro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